您的位置::武胜农业网 >> 假益智

西藏蔬菜大棚里播下金色种子五星花

时间:2022年11月24日

西藏:蔬菜大棚里播下“金色种子”

澎波河是林周县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园区在美丽绽放。走进园区,道路两旁高大的拱形温室大棚整齐铺开,推开棚门,五彩椒、茄子、人参果、火龙果等长势喜人。

随行的林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边交林乡党委书记张学奎说,“温室大棚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苏州援藏干部播下的‘金色种子’”。利用援藏资金已建成1000亩、300幢温室大棚,拉萨40%的蔬菜都产自园区。园区建设还为当地藏族同胞提供了就业机会,村民们还承包起了大棚,少的一年增收一两万元,多的8万至10万元。

两幢蔬菜大棚 一年净收入2万元在边交林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记者遇到了正在自家大棚里忙碌的藏族姑娘卓玛,棚内种植了西葫芦和辣椒。今年20岁的卓玛是当杰村的村民,去年她承包了两幢温室大棚,种植的蔬菜销路不错,一年下来,净收入2万元。

张学奎说,边交林乡有较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,尤其这里充足的日光非常适合发展温室大棚种植蔬菜、水果,“这两样作物在西藏可是能卖出好价钱的”。在边交林乡,像卓玛一样承包大棚种植蔬菜的藏族同胞有10户。这些村民一开始是给园区引进的山东种植户打工,边学边干,慢慢的,自己也掌握了种植技术。然后园区再以较低的价格把大棚承包给村民。

不仅如此,园区还为村民提供统一布局、统一育苗、统一指导、统一施肥、统一收购等服务,大棚内的蔬菜瓜果不洒农药,施的是有机肥,土壤还进行过等离子臭氧杀菌,产出的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。这种类似合作社的运作模式非常适合当地留守妇女就业,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途径。

“这些农业园区发展理念,都是援藏干部从苏州带过来的”,张学奎说,当地村民看到了承包大棚的效益,纷纷要求承包。农业园区今年将再建300幢温室大棚,计划3至5年内,将园区总规模扩大至3000亩。“等我们都修建好了,70%的大棚要租给当地老百姓,帮助他们增收致富”。

“苏州理念”为林周农业谋划新路边交林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是林周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有益探索和实践。在林周,农业依旧是******的支柱产业。如何做好农业这篇文章,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,一直是援藏干部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
张学奎是个“老林周”,与历任苏州援藏干部都共事过。他说,苏州援藏干部一直坚持用苏州理念谋划林周农业。第一批援藏干部初来时,就在首批援藏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,提出了澎波半细毛羊产业化发展思路,并积极支持绵羊规模化养殖和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,为林周绵羊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接下来,每一批援藏干部都千方百计为林周农业发展找出路、出主意:林周县中学职教基地先后承担了20多个蔬菜瓜果新品种引进试种和规模化推广种植;在甘曲镇建成了林周第一个标志现代科学意义的黄牛改良养殖基地,并在苏州小学旁建成了林周首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;提出了“八个片区、一乡一品”的林周农业发展思路;制定了林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;派出苏州市农委专业干部,建设连片高校温室大棚,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……如今,在新一批援藏干部的努力下,林周县又开启了鹏博健康产业园的建设大幕。健康产业园将大力发展高山矿泉水、葡萄***酿造、青稞深加工以及藏药、藏香开发项目,林周农业的产业链也将进一步拉长。“现在林周已经是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大县。”张学奎说。

友情链接